把传艺课堂搬进大自然
2025-03-27

三月的景德镇,春光明媚,昌江徐坊村的油菜花开得格外热烈,将春天的美丽画卷描绘在了昌江河畔的广袤田野里。3月26日,蔡玲玲陶瓷艺术博物馆馆长蔡玲玲博士刚从珠海考察回来,即刻组织学生和博物馆员工走进徐坊油菜花基地,进行了一场生动的采风教学。

万亩油菜花,在明媚的阳光下竞放着,金色的花浪层层延向远方,与青翠的远山呼应着,形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乡野油画。在采风过程中,每到一处,蔡玲玲都细致地和学生们讲解如何取景、如何寻找较佳的角度、如何对眼前的景物进行梳理和取舍,在陶瓷艺术创作时,如何对自然景物进行艺术加工,把自然景物与自己的创作自觉相融合。

在讲述采风写生的要素与要点的同时,蔡玲玲特别注重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。蔡玲玲对学生强调,美其实就在我们生活里,能在日常的生活与平凡、熟悉的景致里,发现美,是一个美术工作者的基本能力,把发现的美通过艺术的语言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表达出来,形成一幅幅有思想、有内容的艺术作品,是一名成熟艺术家的标志。

“艺术生活化 生活艺术化”是蔡玲玲馆长的艺术主张与理想。在当天的采风教学中,蔡玲玲结合徐坊油菜花基地的农文旅实践向学生们讲述了艺术“来源于生活、高于生活、服务生活”的理念。当前,乡村振兴如火如荼、农文旅产业兴起,这为艺术家展现才华提供了广阔的天地,农文旅产业的发展,离不开艺术的加持与融入,她鼓励学生,一边练好陶瓷绘画的基本功,一边要拓宽艺术视野,走进生活、走进大自然,既要向老师学本领,更要向生活、向大自然寻找美的本质。

一场生动的室外采风教学课,一次关于美的本质与展现的探讨,朴实、自然而又特别有成效。学生们表示,在学艺的期间,既要传承好老师的陶瓷绘画技艺,更要领会好老师的艺术理念与创作精神,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,多走进大自然,在生活中发现美,用艺术的语言展现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