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收徒想到有关传承的话题
2025-03-10

受朋友所托,近来新带了2名弟子,原想举行一场传统而又庄重的收徒仪式,思虑再三,还是简单点好,虽然仪式感固然重要,但感觉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在我这里学有所成,一来不负朋友所托,二来为陶瓷艺术的传承创新增添了新鲜血液。

事业要发展,就必须要不断有新生力量的加入,当我看到他们从象牙塔走出,投身陶瓷行业时,我就想起了当年我陶艺之路的梦起时刻,不觉感慨良多,从求学,到艺术创作,那一幕幕恍如昨天。而更多的,是欣喜,因为他们将在我这里开启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之路,艺术的种子将在这里生根发芽,又将从这里出发,开枝散叶。

想到这些,突然间有些兴奋了,于是打开电脑写下点什么,与他们共勉。陶瓷,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,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从原始社会的粗陶到现代精美的瓷器,其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变迁与文化传承。

我想说的是,传承是是陶瓷文化发展的根基。中国陶瓷技艺源远流长,从“平地堆烧”到结构复杂的龙窑、马蹄窑等,窑炉结构的不断演进为陶瓷制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;从“无釉”到“泥釉”“原始青釉”“成熟青釉”“高温白釉”,再到各类高低温颜色釉,制釉技术的创新赋予了陶瓷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;从“印纹”到“彩绘”“刻画”“堆雕”,装饰技法的多样化推动了陶瓷艺术风格的多元发展。这些技艺的传承,是一代代陶瓷艺人不懈努力的结果,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。

在此,我要不断地给孩子们灌输传承的理念,让他们掌握技艺的同时,能更深入地了解陶瓷文化的历史与精髓,我始终觉得,这是让这门古老艺术在新时代延续下去的关键之一。另一个关键点,是创新,创新是陶瓷文化保持活力的源泉。

在现代社会,陶瓷艺术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。一方面,年轻一代对陶瓷文化的认知和审美需求发生了变化,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符号化消费,而是追求“有根的文化体验”,希望在传统中找到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。因此,我鼓励和要求孩子们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,大胆创新,将现代设计理念、材料工艺与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,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陶瓷作品。在教学过程中,我也会更加注重引导他们在学习传统技艺的同时,关注当代社会的文化潮流和审美趋势,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。

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,不仅是陶瓷艺术工作者的责任,也是全社会共同的使命。我们应以开放的心态、创新的思维,推动陶瓷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,让这一古老的非遗技艺在代代相传中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,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有力见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