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周一瓷#2
是向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献礼之作,也是一幅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宏图的壮丽画卷
走进景德镇蔡玲玲陶瓷艺术博物馆敞亮的大厅,你会瞬间被一幅巨型的瓷板画所震撼,那气势磅礴的色彩画卷,让你不由自主地快步上前,驻足、品鉴,然后久久回味。
这幅巨型瓷板画,名为《大好河山》,是由蔡玲玲馆长创作于2021年年底,瓷板画长9.6米,宽2.6米,由8块瓷板无缝组合而成,是蔡玲玲瓷画山水的代表作品之一。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旨在通过瓷画艺术的形式,是向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献礼之作,也是一幅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宏图的壮丽画卷,内容之丰富,情感之深厚,都令人叹为观止。
《大好河山》在艺术表现上,展现了蔡玲玲馆长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视角。她运用了传统的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和色调,与当代瓷画技艺相结合,以青绿为主,辅以淡彩,使得画面既有层次感和立体感,又充满了生动性和趣味性。青绿色彩的浓淡变化,淡彩的点缀,不仅体现了景德镇山水瓷画的传统技法,也展现了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。这种色彩的运用,使得画面既有古典的韵味,又有现代的活力,展现了中国艺术的传承与发展。
纵观整幅作品,气势磅礴,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好山河尽收笔底,从北国的边关要塞到南海之滨,从江南水乡到大漠孤烟,画面布局既有宏观的辽阔,又有微观的细腻。山河的雄伟、南海之滨的榕树下贸易场景、景德镇的风物标志、大漠驼队,这些元素的巧妙安排,不仅展现了中国的大好河山物华天宝,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。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,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历史的痕迹,使得作品既有宏观的气势,又有微观的精致。
在画面语言的运用上,《大好河山》更是体现了蔡玲玲陶瓷绘画艺术的特点。南海之滨的榕树下的贸易场景,世界瓷都景德镇的水碓,大漠中的驼队,这些元素不仅描绘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,更是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生动体现。榕树下贸易繁荣的场景象征着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,展现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和持续的活力;景德镇的水碓则代表了中国陶瓷艺术的精湛技艺,展现了丝绸之路的重要货源地;大漠中的驼队则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象征,展现了丝绸之路的艰辛与辉煌。
《大好河山》大型瓷板画不仅是对中华文化的深情礼赞,也是对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艺术诠释,更是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的展现。在这幅画中,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过去、现在,和充满希望的未来,它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,一种将历史、文化和地域自然风光融为一体的壮阔史诗。
蔡玲玲陶瓷艺术博物馆·宣传部
主 审 :蔡玲玲
主 编 :赵 楠
编 辑 :王敏之
景德镇蔡玲玲陶瓷艺术博物馆是经江西省文化厅于2013年批复成立的一家个人艺术类博物馆,景德镇市“千馆之城”首批创建馆,国家二级博物馆。博物馆法人是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、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、江西省蔡玲玲古彩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——蔡玲玲博士。博物馆以蔡玲玲馆长40余年陶瓷艺术创作历程为主体,是集陶瓷艺术展示、交流、文创、体验、研学、技艺传承、文化传播、科技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文化平台,是一家立足瓷都、面向世界、传播文化、服务行业的陶瓷艺术类民办博物馆。
博物馆设有蔡玲玲陶瓷艺术馆、非遗馆、陶瓷手工制瓷体验馆、陶瓷生活美学文创馆、文化交流和设计中心以及配套有餐饮、茶咖、特色民宿等休闲公共区域。
蔡玲玲陶瓷艺术博物馆致力于文旅融合发展,先后与泰国东方大学、南昌大学、景德镇陶瓷大学、景德镇学院、江西省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成为高等艺术院校产、学、研、教基地。通过一系列品牌化运营的探索与实践,蔡玲玲陶瓷艺术博物馆已成为景德镇对外文化展示的窗口,景德镇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。
蔡玲玲,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创新艺术金奖、第二届百鹤杯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“金鼎奖”;百花杯金奖;第九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会“中华工艺精品奖”金奖;中国工艺美术“神工杯”大赛金奖;第十届“大地奖”中国陶瓷创新与设计大赛金奖;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金奖;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最佳创意奖;“红色中国”作品展终身成就奖等百余奖项。